中国经济三十年的迅猛发展,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脚步。
推进城镇化,不仅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2002年11月份“加快城镇化进程”被写入了党十六大的工作报告中,成为我国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
从2003年初开始,全国各地掀起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热潮,“设市、转街、并区、强镇”,几乎每个城市都着手进行新城区规划和旧城区改造工作,全中国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
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深圳”、“东莞”、“顺德”等较为成功的模式,被大家津津乐道,争相效仿。一座座现代化城市,伫立在人们的视眼中。
无疑,“加快城镇化进程”方略为中国社会经济等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8年全球化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中国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大家普遍在——“通过加速城镇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挖掘国内需求”是我们未来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个看法上,达成了共识。
可以预见,未来这一策略,仍将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
然而,在宽阔笔直、整洁干净大道,以及高耸入云建筑、现代化城市繁华的背后,却
隐藏了太多的无奈和茫然。
“山城”变“水城”,“火炉”变“水城”,“新城”变“鬼城”……似乎在向我们预示着什么!
我们知道,“城市”既是人类的聚集区,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
经过三十多年城市快速建设,我国积累了比较多的而且非常宝贵的城市建设经验,在建设中也注重了生态环保等理念,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即便是满眼绿色的深圳,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三十多年的建设似乎在漂亮外表之外,不断重复着西方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老路。
城市建设,首先意味着对原有的生态破坏。
绿色的消失,代之以华丽的钢筋水泥,外表非常美丽,但少了天然的、净化空气的“肺叶”功能,少了很多阴凉,多了更多的炽热。
为避免酷热,使用空调,降低了屋内的温度,却提升了空气的温度,消耗了更多的能源。
草地和绿皮的消失,少了吸吮雨水和稳固的土地的“大军”,使泥石流和洪水倾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塌方和“天坑”不断。
排水工程越来越庞大,排水管道也越来越大,但还是阻挡不了,一夜大雨变成“水城”的境遇。现代排水系统连宋朝时江西赣州所建的排水系统都比不上,当时所建的排水系统,使赣州市区至今仍能免遭洪灾。
年年修路年年扩,却还是根本解决不了交通的拥挤和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