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截止2014年11月末,中国钢材出口总量达8374万吨,同比增长46.8%。出口产品中,以棒材、线材、中厚宽钢带等为主要出口品种,分别占钢材出口总量的20%、12%和14%。从主要出口流向分析,冷轧及涂镀类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的出口区域以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为主,而棒材、盘条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区域则以亚洲、非洲等个别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为主。从平均出口增速来看,欧洲增长252%,北美洲增长113%,而非洲、亚洲、南美增速分别为 61%、52%、44%。
根据数据内容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国际钢材需求量大幅提升,加之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许多国内钢材生产企业都不约而同的将主要目标市场放在国外。其中,欧洲市场更以其巨大的潜力和优越的价格优势成为国内厂家竞相逐鹿的市场。
CE认证全面生效:枷锁还是机遇?
从2013年7月1日起,欧盟强制要求的建筑产品CE认证开始全面生效。CE法规要求分销商在销售建筑产品之前,必须确保销售范围内的产品已具有CE认证和正确的文件、说明书和安全信息,同时必须确保制造商和进口商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对于钢材行业而言,CE法规要求的建筑产品涵盖了棒材、热轧和冷轧板材、结构金属组件等各类国内主流出口产品,这无疑为国内钢材企业开拓欧洲市场加上了一道无形的枷锁。然而这看似无形的枷锁也未必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机遇,从目前钢材出口情况来看,棒材、线材等低附加值的产品充斥着主要出口市场,冷轧及涂镀类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较少。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市场环境下,这无疑有悖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的健康转型发展趋势。欧盟CE认证的强制执行,迫使企业不得不优化内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监控产品生产过程,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这看似严厉的要求本质上为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塑造品牌形象,拓宽企业发展之路。国内出口企业唯有调整自身发展模式,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欧洲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