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乡村建设展厅设计施工整体解决方案

发布日期 :2024-05-23 08:51 编号:13191379 发布IP:113.140.251.227
供货厂家
陕西智小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1年] 级别:2  
品牌
智小鱼
型号
定制开发
产地
西安
报价
5000.00元/套
联系人
杨晓丽(女士)
电话
15929985225
手机
15929985225
询价邮件
251688282@qq.com
区域
西安展览设计制作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华晶商务广场B座3层301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让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手机版链接:https://m.trustexporter.com/cz13191379.htm

数字化乡村建设展厅设计施工整体解决方案

一、高质量的数字化建设乡村具体路径

1、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看到,农村中的一个大短板就是信息。在当前如果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乡村建设,首先就应该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我们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增加乡村接收信息的通道。同时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就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2、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发展乡村经济至关重要。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加快建成一批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建设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

3、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越是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越是发达,但是在农村,往往是首要产业占据主要地位,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换一种思路,将互联网与特色农业融合起来,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

4、建设智慧绿色乡村: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建设数字化乡村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建设绿色乡村。在数字化高度发展的现在,电子监测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们可以在农村投入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

5、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农村的经济建设起来了,思想文化也应该一起建设。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推进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大力宣传中华农耕文化。

6、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互联网+党建”。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7、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在改善民生方面,互联网在农村可以发挥更多作用,特别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基于互联网,让乡村孩子能看到城里名校的课程;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将为广大农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搭建平台和渠道。

8、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网络提速降费、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区。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9、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对产业和就业扶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对脱贫人员的跟踪及分析,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10、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我们一直讲先富带动后富,如今,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


我们的其他产品
您可能喜欢
窑炉保温设计施工设计施工展馆设计施工展厅设计施工博物馆设计施工设计施工制作幼儿园设计施工
 
相关设计施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