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还不足以成为植物化石;同样,它也不属于矿产。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最为昂贵,可达八至十万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
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乌木近期拍卖如下:
现金直接收购乌木 金丝楠木 阴沉木 沉香 徐经理 15151950376{木材收购总负责人}
━━━━━━━━━━━━━━━━━━━━━━━━━━━━━━━┓
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
搭建业内高规模、特色明显的交易广场,成就钻石级交易平台。
私下收购负责人:徐经理 15151950376
┗━━━━━━━━━━━━━━━━━━━━━━━━━━━━━━━┛
阴沉木为何被称为地下宝藏
据相关专家介绍,阴沉木又称乌木,其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
乌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还不足以成为植物化石;同样,它也不属于矿产。其价值虽贵,但要论具体材质而定。
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海南文昌市会文镇挖出“奇木”。4月1日,记者从当地政府获悉,经过鉴定,这根直径1.38米、长8米、重达5吨的巨大“奇木”,树龄在930年,属非洲桃心木。不过,挖出的“奇木”是否真的是乌木,还需专家进一步鉴定。目前,这根“乌木”已被会文镇政府运走并保管,政府与发现“乌木”的村民已达成协议,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村民参照树干价值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同时,针对这根“奇木”,该镇政府欲请来专家雕刻成佛像,作为纪念佛珠产业。
村民发现“奇木”
去年12月17日下午,会文镇村民林常兴、黄宏剑等4位村民骑着摩托车来到会文镇政府反映,称近日他们在会文镇湖丰村委会十八行村段河道地下中挖掘出一根巨大的古树干,怀疑是乌木(又称阴沉木),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