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简 介
一.概述
我国10-35KV中压系统是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由35KV变电站和110KV变电站的10KV、35KV母线构成,主供城乡配电网,大部分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由于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电流小,接地时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对供电设备不造成很大的危害,允许故障线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不影响正常供电,但是单相接地故障如果不做及时处理,由于非故障相的两相对地的电压升高,可能引起绝缘薄弱环节被击穿,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使事故扩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由于在电力系统中,线路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70%以上,短路故障也多为单相接地演变而成多相接地所形成。因此绝缘监察对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按GB50062-92要求,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应配保护装置,也就是说,当发生第一次单相接地故障时,必须正确及时地把故障线路检测出来加以切除。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研制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提出了各种选线原理、并开发出相应的装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选线装置在全国电力系统得到了推广应用。但由于故障特征不明显,使得迅速、准确地指示接地线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单相接地选线一直是继电保护领域未彻底解决的一个难题。
襄樊科能公司在湖北省电力公司和襄樊供电公司从科研资金、技术信息和试验设备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从上世纪80年代末组织了一批在电力系统长期从事发、配电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近20年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这类装置选线不可靠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实地调查了很多变电站、开关站,掌握了大量的运行数据,发现了各种理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接地状态时,电流、电压和各种干扰信号的变化规律,根据“模糊理论”的原理,综合采用了“首半波”、“无功功率方向”、“谐波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等多种原理和方法。通过采集接地状态时多种数据与运行经验相结合,运用模糊理论和计算机技术,采用逻辑关系和模糊推论相结合的方法自主开发了独特的算法程序;在硬件方面选用了从美国进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单片机;结构上是分布式网络结构,多位处理器同时工作,实现了实时跟踪,多种数据同步采集和运算处理,及时发布准确的结果。同时,还研制成功了与单相接地保护装置配套的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LXMZ-10系列母线式零序电流互感器和电缆式零序电流互感器、钳式电缆用零序电流互感器,从多方面保证了保护选线的可靠性。从1989年开发成功第一代选线装置,于1993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