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2002年版)第三部分(3.17.6)-方检检测

发布日期 :2024-02-21 01:23 编号:13152852 发布IP:112.32.35.170
供货厂家
安徽方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第1年] 级别:1  
资质
cma/cnas
服务范围
全国
报告
资质报告,可加急
报价
100.00元/件
联系人
李工(先生)
电话
15856391810
手机
15856391810
询价邮件
fjtest@126.com
区域
合肥环境检测服务
地址
合肥市新站区浍水路与烈山路交口柏仕公馆G7栋1604室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让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手机版链接:https://m.trustexporter.com/cz13152852.htm

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确保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手部以及患者的皮肤黏膜在接触患者或进行无菌操作前达到适当的消毒水平,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以下是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的一些要点:

手部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直接涂抹采样:使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洗手后采样: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盛有4.5mL稀释液的试管内,换1支吸管反复吹打8次,取1.0mL待检样品液接种于含5mL中和剂的无菌平皿内,及时倒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24小时,计数菌落数目。

采样管直接倾注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直接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含5mL中和剂的无菌平皿内,及时倒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24小时,计数菌落数目。

结果判断: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²。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²。

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或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检皮肤处用无菌纱布拭干。

对于黏膜采样,使用生理盐水或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溶液浸湿的无菌棉签取样。

检测方法:

将全部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或生理盐水中,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液,接种于盛有4.5mL稀释液的试管内,换1支吸管反复吹打8次,按平板计数法操作,倾注平皿,做好标记,置36℃±1℃温箱培养24小时,计数菌落数目。

结果判断:

皮肤消毒效果应达到消毒前自然菌落的减少对数值≥1.00(消毒后菌落总数≤消毒前菌落总数1/10),或消毒后细菌总数≤5cfu/cm²。

黏膜消毒效果应达到消毒前自然菌落的减少对数值≥0.70(消毒后菌落总数≤消毒前菌落总数1/20),或消毒后细菌总数≤10cfu/cm²。

通过定期进行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医疗机构可以评估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从而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我们的其他产品
相关技术规范产品